加快建设南京博物院新馆、禄口机场三期!刚刚,南京一批大项目被点名

1月23日上午,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江苏大会堂隆重开幕,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,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与南京直接有关的内容有:



回顾2023



南京贡献亮点多


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,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与南京直接有关的内容包括:



☑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;


☑高效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;


☑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,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%;


☑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;


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式现场。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冯芃  摄


☑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;


☑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;


☑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开工建设;


☑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在江苏举办;


☑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系列规划,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,一系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等。


一项项成绩来之不易,充分彰显了南京的省会担当。


成绩都是奋斗出来的。过去的一年,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恢复进程中的矛盾问题,南京顶住压力、克服困难,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,为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贡献。



部署2024



南京责任沉甸甸


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,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与南京直接有关的内容有:


❖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移动信息网络等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任务、太湖和钟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;


❖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引领性发展,加强环太湖、南京、徐州“三大科创圈”建设;


❖加快建设南京国家农高区、农创中心等重大农业科创平台;


❖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。建好用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,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、宁杭生态经济带、G60科创走廊、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;


❖积极打造南京都市圈、淮海经济区、苏锡常都市圈,深入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;


❖深化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,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;



❖开工建设南京北站枢纽等项目,争取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,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、通苏嘉甬高铁、宁淮城际铁路、海太长江隧道、常泰长江大桥等在建项目,建成沪苏湖铁路江苏段、龙潭长江大桥等工程,加快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前期工作;


❖加快建设南京博物院新馆和省科技馆、社科馆、文学馆;


❖办好中国昆剧、紫金文化艺术节和戏曲百戏等系列文化活动;


❖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;


❖促进中欧班列、洲际客货运航线扩面提效;


❖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提升发展能级,推动各类开放平台转型、创新提升;


❖扎实开展江苏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三年行动,对标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制定实施新一轮制度型开放任务清单;


❖坚定推进长江“十年禁渔”,实施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等专项行动,确保长江江苏段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等。



一项项任务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南京的高度重视和关心,也是赋予南京的沉甸甸的责任。


新的一年,全市上下更要知重负重踏实干、担责尽责挑大梁,奋力展现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新气象新成效。


行动



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


梳理可以发现,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与南京直接有关的内容,涉及科技创新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长江大保护、南京都市圈打造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文化传承发展、现代农业发展等各个方面。


而这些工作中,有很多南京一直在扎扎实实、踏踏实实推进,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。


比如科技创新方面,紫金山实验室是省市重点打造的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科研平台,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,聚焦国家战略需求,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,取得一系列突破进展,系统攻克未来网络关键核心技术群,毫米波相控阵、光载太赫兹等6G研究领跑全球,开创拟态防御等内生安全新范式,累计发布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,被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。



本月11日,紫金山实验室刚刚举行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,指出要凝练承担更多国家任务,持续强化前瞻性、原创性、基础性重大科研攻关,强化交叉融合和开放创新,多出战略性、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,努力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重要引擎作用。


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,北沿江高铁南京段全线建设用地近日已获省自然资源厅转批复,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为项目全面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

北沿江高铁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、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北沿江高铁南京段建成后将在上海大都市圈、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新通道,有效弥补长江以北地区缺少高速铁路的短板,加快沿线城市与长三角核心区域融合,优化长三角空间格局。



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方面,1月4日,新年的第一班南京中欧班列从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站货场启程,以“开年即开跑”的姿态奔赴亚欧大陆的另一端白俄罗斯明斯克。



2023年,南京中欧班列开行371列15211车,同比增长19.3%,开行数量增速连续两年全省第一,有力地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跑出了南京畅通国际贸易和扩大双向开放的“新通途”。今年,南京将围绕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,持续扩大南京中欧班列的覆盖范围,丰富南京班列产品的多样性,深化南京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经贸合作。




新起点上再出发,

蓝图催人奋进,

目标鼓舞人心。

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,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,努力交出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好答卷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







来源:紫金山观察